无现金社会将变成无卡社会 CFP
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信用卡领域迎来了革命性的创新。近日,交通银行信用卡宣布正式推出“手机信用卡”,号称开卡用卡颠覆传统,成为信用卡中的“黑科技”。目前,包括建设银行、中国银行、招商银行、浦发银行、中信银行、广发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均已推出虚拟信用卡,标志着信用卡无卡时代正式来临。
信用卡无卡化:大势所趋
信用卡无卡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。招商银行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“消灭信用卡”的战略目标,并推出了手机钱包业务。对于千元以内的消费,用户只需将手机在POS机上一晃即可完成支付,无需刷卡、输密码或找零,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日常生活。
建设银行也在去年1月推出了首张具有开关功能的网络信用卡——龙卡e付卡。这是国内首张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信用卡,采用无实体介质设计,通过虚拟化卡片介质和移动化客户体验,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支付方式。
虚拟信用卡的使用条件与限额
尽管中行、浦发、中信、广发等多家银行均已推出虚拟信用卡,但这些虚拟信用卡通常需要用户先拥有一张该行的实体信用卡,才能在此基础上开设虚拟账户。
此外,无论是招商银行的手机钱包,还是其他银行的虚拟信用卡,其消费都有一定的限额。例如,招商银行手机钱包的单笔消费上限为1000元,浦发E-GO信用卡的单笔网上支付限额为3000元,单日累计支付交易限额为5000元。而建设银行的龙卡e付卡和交通银行的手机信用卡则以持卡人的信用额度为限。
无卡交易的优势
无卡交易的最大特点是便捷、安全、高效。用户无需在POS机上进行刷卡动作,即可完成支付。交通银行的手机信用卡提供了极速开卡服务:客户只需在“e办卡”终端上提交申请,现场即可完成审批,30秒内处理率达81%,3分钟内处理率达99%。核卡后,用户只需登录“买单吧”APP,两步即可开通并使用信用卡,所有相关服务如查账、还款等均可在APP上完成。
安全防护措施
各家银行在无卡交易的风险防范方面也采取了独特措施。例如,建设银行的龙卡e付卡具备“交易开关防盗用”功能,持卡人可通过手机银行或个人网银设置交易开关,随时开启或关闭卡片,并自主设置单笔交易限额和交易提醒功能。
交通银行信用卡则通过其专属定制的“e办卡”智能终端,实现了客户数据的加密传输,充分保护用户的办卡信息安全,并为支付环节提供了银行级的安全保障。
交通银行的“仙人掌”战略
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,传统银行纷纷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战略转型。在发布会上,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总经理王卫东以“信用卡的理想”为主题,阐述了交通银行发展手机信用卡服务体系的战略布局。他指出,中国信用卡行业已进入下半场,传统银行不仅要像“金字塔”一样不断做大根基,还要学习互联网思维,成为金字塔顶端的“仙人掌”,通过创新在各个领域实现突破。手机信用卡正是传统信用卡谋求变局的重要一步,也是银行从产品、服务、营销到管理模式全面转型的标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