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科技的進步讓 AI 繪圖工具如 Midjourney 迅速崛起,大幅降低了電腦製圖的門檻。無論是藝術創作還是商業用途,Midjourney 都能輕鬆將使用者的想像化為現實。然而,這款工具也引發了許多爭議,特別是在藝術領域。以下將深入解析 Midjourney 的功能、使用方式及其引發的討論。
什麼是 Midjourney?
Midjourney 是一款基於人工智慧的繪圖程式,使用者無需具備專業的繪畫技巧或電腦技術,只需輸入幾個關鍵字,即可在短時間內生成高品質的圖像。這款工具不僅效率高,生成的畫面也相當精緻。
雖然任何關鍵字都能生成圖片,但若想打造特定風格或構圖的圖像,使用者需要在關鍵字描述上多花心思。就像施放魔法前需要「詠唱」咒語一樣,網友也因此幽默地稱擅長使用 AI 繪圖的人為「詠唱師」。
如何使用 Midjourney 製圖?
目前,Midjourney 的測試版僅在社群平台 Discord 上發布。使用者只需加入 Midjourney 的 Discord 頻道,即可開始製圖。
以下是具體的使用步驟:
- 在留言區輸入指令 /imagine。
- 隨後輸入關鍵字,可以是單詞或句子。
- 系統會根據關鍵字生成 4 張圖像,供使用者選擇和調整。
調整欄位共有 9 個按鈕:
- V 代表變化(Variation),數字則對應生成的圖像編號。
- 按下按鈕後,系統會根據選擇生成新的 4 張圖像。
- 找到理想的圖像後,按下以 U 開頭的按鈕即可放大單張圖片。
- 最右側的按鈕則會讓系統重新運算。
Midjourney 生成的圖片版權歸誰?
若使用者是 Midjourney 的付費會員,則擁有自己生成的圖像的所有權,包括複製、再製、公開展示和商業用途等權利。免費使用的會員則不具備這些權利。每位使用者有 25 張免費繪圖的額度,之後便需付費。
Midjourney 的爭議
Midjourney 的崛起也引發了許多討論。例如,作家吳淡如曾在社群平台分享 Midjourney 生成的圖像,並稱其為「電腦繪圖」,引發爭議。許多網友認為「AI 繪圖」並不等於傳統的電腦繪圖。
此外,Midjourney 的機器學習資料來源於網路,這也引發了關於抄襲的爭議。今年 1 月,三位藝術家對 AI 繪圖公司 Stability AI、Midjourney 及 DeviantArt 提起訴訟,指控它們未經原作者同意,擅自使用其作品訓練 AI,侵犯了上百萬藝術家的權利。目前,這起官司仍在進行中。
其他 AI 製圖工具
除了 Midjourney 外,市面上還有許多類似的 AI 繪圖工具,例如:
- DALL·E 2:除了生成圖像外,還支持去除畫面中的特定物件,並延伸畫面內容。
- DeepAI:介面簡潔,生成圖像後可選擇系統提供的多種風格進行編輯。
如今,AI 工具不僅限於繪圖,還能生成文字、動畫、影片甚至音訊。因此,越來越多人嘗試結合多種 AI 工具,以完成更複雜的作品。例如,推特上有網友使用 Midjourney 生成美國原住民女子的圖像,再透過 AI 影片工具生成影片,並利用 ChatGPT 撰寫台詞,最終完成一部講述美國原住民歷史的短片。